
出版物
一、出版物的要素(掌握)
1、具有經過編輯加工優化的以文字、圖形、圖像、聲音或其他符號形式表現的精神文化內容,可供閱讀、欣賞。
2、具有承載這些精神文化內容的物質載體,而不論其是具有相對固定形態的,還是呈靈活多樣形態的。
3、具有復本,可以向公眾傳播。
二、出版物的分類(熟悉)
(一)根據出版物總體特征的分類
五大類:圖書、報紙、期刊、音像制品、電子出版物。(按出現先后順序)
(二)根據出版物內容所屬學科的分類:
中國圖書館分類法。
(三)從其他角度所作的分類
1、所載知識的層次結構不同:學術研究類、知識普及類、大眾生活類。
2、肉容的表現形式:文字類、圖畫類、圖文類、聲音類、圖像類、多媒體類等。
三、出版物的特殊性(掌握)
(一)既是精神產品又是物質產品的特殊性
這是出版物不同于一般物質產品的最重要的特殊性,決定了出版物的其他特性。
(二)使用價值與社會效用關系上的特殊性
可能一致,也可能背離。
(三)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關系上的特殊性
一致:優秀出版物,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兼具。
不同:優秀出版物,雖有社會效益卻不能取得經濟效益。
對立:劣質出版物,雖有經濟效益卻無正面社會效益。
考題與練習:
(2011年考題)關于出版物的說法,錯誤的是( )。
A.精神文化成果都要經過編輯過程才能成為出版物
B.出版物是精神產品內核與物質產品形態的統一
C.出版物都要先復制一定數量的復本,然后才可以向社會公眾發行
D.出版物的載體材料并不限于紙張
網校答案:C
考題與練習:
(2013年考題)出版物的特殊性之一,是其使用價值( )。
A.與社會效益相對立
B.能產生利潤,避免虧損
C.既可能產生正面的社會效用,也可能產生負面的社會效用
D.與社會效益相一致
網校答案:C
下一篇:沒有了